延迟退休已经热议了很多年,今年更是被推到了风口浪尖。原因就是,前些日子,人社部发布了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“十三五”规划纲要》,其中明确提出了,2020年要制定出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的方案。纲要一出说明延迟退休也板上钉钉,同时也再次引起广大民众的热议。
说到延迟退休其实也很无奈,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趋严峻,也就导致了不得不考虑延迟退休的问题。但是延迟退休,有一个可能被忽视的问题,那就是听力问题,随着年龄增长,人们的听力水平是呈下降趋势的。您的听力还能撑到退休吗?
爱护听力,警惕老年性耳聋
老年性耳聋说白了就是,人老了,身体机能退化,出现的一种听力下降情况。也就是我们常说的“耳背”。老年性耳聋目前的发病率正在成逐年递增的趋势,已经占到听力障碍人口比例的50%以上。这跟人们的生活习惯,工作压力,精神状况等都有很大的关系。
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近日发布的《中国发展报告2020: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和政策》显示,从2035年到2050年是中国人口老龄化的高峰阶段,根据预测,到2050年中国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将达3.8亿,占总人口比例近30%;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将接近5亿,占总人口比例超三分之一。
看到这些数据,我不得不感慨,延迟退休,会有多少人是带着听力问题在继续工作呢?听力问题对他们的工作有多大影响呢?
我们接触到的耳聋患者很多是不到万不得已不配助听器的,其实这样是不对的,以前我们讲过残余听力的问题,大家可以看这篇文章:什么是残余听力?为何如此重要。
出现听力损失,要尽早进行干预,而佩戴助听器就是最常见的一种干预形式。佩戴助听器可以有效的提高耳聋患者听的能力。可以减少因为听力问题造成的工作损失、生活不便等。
说到听力损失,小编就不得不说一下,现在听力损失已经不是老年人的专利了,听力损失正在趋于年轻化,这跟我们平时的生活习惯,工作压力,精神紧张等都有些关系。世界卫生组织(who)在2019年2月12日发布数据称,目前全球有约11亿年轻人(12-35岁之间)正面临无法逆转的听力损失风险,听力损失逐渐趋于年轻化。
我们平时要避免一些不良习惯,尽可能的保护好我们的耳朵:
1.避免长时间戴耳机
这个问题我们不知道说过多少次了,但我们还是要提醒,长时间戴耳机会对听力造成伤害。我们建议每天不要超过1个小时。且应该分时段佩戴。
2.按时休息,不要熬夜
现在生活节奏快,工作压力大,很多人工作、学习很努力,每天熬夜到很晚,其实这样对听力是很不好的。还有些人晚上不睡,白天一觉到中午,这些不规律的生活习惯都会增加患听力障碍的风险。
3.少去或不去噪声环境
年轻人喜欢去ktv,酒吧等娱乐场所,听着刺耳的音乐,尽情的放纵,的确很爽,但是长期如此,会大大增加患听力障碍的风险。
如果在我们年轻的时候就不好好保护我们的听力,那在我们老了以后听力下降的趋势会更加明显。会大大增加患老年性耳聋的风险。
年轻人,想想吧,延迟退休,自己要到多少岁才能离开工作岗位,才能退休享清福。自己的听力能坚持到退休吗?还不赶快行动起来,保护我们的听力健康。
爱护听力注意事项:
1.合理佩戴耳机,我们建议最好佩戴头戴式的耳机,时间不要太长,每天1个小时左右。音量不要太多,不能超过总音量的60%。
2.早睡早起身体好
要养成按时作息的习惯,该睡觉时候睡觉,该起床时候起床。加强身体锻炼。多做户外活动。
3.远离噪音环境,做好防护
尽量不要在噪声环境下太长时间,如果无法避免,建议佩戴防噪声耳塞。
4.不可胡乱吃药
吃药要尊医嘱,不要自己随便吃药,乱用药物也是导致耳聋的一大元凶。